2011年10月27日,在聖路易布許球場(Busch Stadium),9局下半,2出局,2好1壞,一二壘有跑者,紅雀隊進攻,比數是7:5,場上投球的是遊騎兵最強的後援納弗塔利.佛利茲(Naftali Feliz),而打者則是這場比賽打得很悶的戴維.弗里茲(David Freeze)。只要再一顆好球,遊騎兵隊就會宣告拿下世界大賽冠軍,而紅雀隊就必須宣告出局。佛利茲投出一記直球,被弗里茲送到右外野方向,此時伴隨著全場球迷振奮不已的歡呼,Fox主播播報著:「這球打到右外野牆附近,打到牆上彈了回來!第一分回本壘,柏克曼(LanceBerkman)也回來了,弗里茲追平了比賽,7:7。」弗里茲滑到三壘後兩手向下握拳的這個畫面當時不知道感動了多少紅雀球迷。而當時在第六局因為回身撲回三壘而導致手腕受傷提前退場的麥特.哈樂戴(Matt Holliday)相信也為這一幕動容。時間拉回到2014年8月,哈樂戴仍然待在紅雀隊裡,可是2011年的冠軍陣容早已物世人非。當時演出奇蹟的班底:艾柏.普候斯(Albert Pujos)、艾倫.奎格(Allen Craig) 、蘭斯.柏克曼以及戴維.弗里茲都已經披上他隊的戰袍,亞迪爾.莫里納(Yadier Molina)則進傷兵,使得哈樂戴這名見過許多風浪的老將顯得格外孤獨。
以往和哈樂戴擊掌的夥伴們而今都不在陣中了(圖為Zimbio提供)
自從2011年奪下世界大賽隊史第11座世界大賽冠軍之後,紅雀隊接下來兩年都至少打進聯盟冠軍賽,去年甚至有機會問鼎第12座世界大賽冠軍。但是紅雀團隊打擊能力不足的問題去年就有略微的浮現,到今年另外一名強棒卡洛斯.貝爾川(Carlos Beltran)離開後,團隊打擊重心就倚賴在最近三年進入巔峰的捕手莫里納、新轉隊過來的強尼.派若塔(Jhonny Peralta)以及麥特.哈樂戴三位老將身上。莫里納今年因傷所困,整體打擊成績比起去年下滑了一些,找來的派若塔帳面成績和去年相比除了打擊率之外(去年0.303,今年0.251)相差不了太多,但得點圈打擊率卻只有0.181,導致紅雀得分受到了限制。至於其他打者,麥特.卡本特(Matt Carpenter)表現雖然還可以接受,但相較起去年令人驚喜的長打率(0.481),今年的表現只能算是一名不錯的開路先鋒;而備受期待的新人寇特恩.王(Kolten Wong)以及奧斯卡.塔佛瑞斯(Oscar Taveras)的打擊率分別為0.239和0.224,長打率也都不到四成,看起來還在尋找大聯盟的節奏。比較起來只有麥特.亞當斯(Matt Adams)的表現令人滿意而已,只是他得點圈打擊率較低(0.250),加上過高的三振次數(73)還是讓人無法完全信賴他。
在這樣子人人低迷的情況之下,身為打線中可以說是領袖人物的哈樂戴責任更顯重大。紅雀自從在2010年與他簽下7年1億2千萬的大約之後,他每年都能穩定將打擊率保持在兩成九到三成一左右,全壘打也都有20發以上的水準,但是今年哈樂戴卻完全走樣,打擊率是自2010年以來的新低,全壘打更是只有11支,讓人質疑哈樂戴是否退化了。不過下半季之後,哈樂戴似乎略有回神,自7月9日以來,哈樂戴打出了7發全壘打、4支二壘安打、長打率高達0.662,OPS更是突破天際的1.049,而在這段期間,以超過50個打數為標準來算,哈樂戴純長打率0.352排名第一、全壘打排名第一、長打率排名第四、OPS則排名第七,這似乎在宣告哈樂戴要回來了。但是哈樂戴真的要強勢回歸了嗎?還是這只是單純的「哈來瘋」罷了?先來看一下自從哈樂戴2010年加入紅雀隊之後他上下半季的表現: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純粹比較上下半季的表現的話,他下半季表現得比上半季更好的時間有兩年:2011年和2012年。另外兩年則是上半季表現較為突出,這說明了哈樂戴有五成的機會在下半季止跌回升,而若只單純比較去年和今年上半季的話:
表格上方為去年2013上半季的成績,下方為今年2014上半季的成績
去年上半季結束,哈樂戴跟今年一樣打擊率徘迴在兩成六左右,但是長打率去年跟今年相比卻有些差距。去年哈樂戴就算打擊率低迷,但是他還是能打出13發全壘打,長打率0.448的成績,但是今年在差不多的打擊率之下,哈樂戴卻只打出了6發全壘打,長打率也降到0.389。當然今年跟去年的上半季差了有十場左右,或許哈樂戴去年再多打十場,長打率有可能也會跟著下修,但是全壘打的差距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難怪會讓人質疑哈樂戴是否老了,因為即便今年比去年多打了十場,哈樂戴的全壘打產量依舊比去年還少。但是如果再比較一下去年和今年的下半季成績:
表格上方為去年2013年下半季的成績,下方為今年2014年下半季的成績
儘管去年上半季哈樂戴打得掙扎,下半季哈樂戴卻完全找回強棒身手,打擊率不但有著突破天際的0.348,在去年下半季打數超過50的打者當中排名第一,連長打率0.552以及OPS 0.994都排在全大聯盟第五,跟上半季判若兩人。今年下半季的表現和去年相比絲毫不遜色,除了打擊率不如去年以外,長打率和OPS還是維持一定的水準,全壘打截至目前為止也打了有6支,從現在到季末還有近兩個月的賽事,相信如果哈樂戴保持這樣手感,下半季要打到超過十支是可以期待的。表中有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GDP滾地球雙殺的數字去年有9次,但是今年卻只剩下1次,表示哈樂戴是有能力將球擊到空中的。事實上,哈樂戴自從7月9號以來,滾地球的比例就降低到39%,也因此大大降低他打雙殺打的機會。滾地球減少也代表著哈樂戴有機會將球打到外野形成安打甚至是長打,所以可以樂觀期待哈樂戴再接下來的比賽中將數據上修。
哈樂戴整季的OPS+為126,下半季OPS+提升到172,十分嚇人
在紅雀這青黃不接的時刻,哈樂戴的角色比起以往還要吃重,以往他低潮時,還有其他強棒掩護,如今他成了打線中的老大哥,他的低潮對整條打線是個嚴重的打擊。上半季表現不佳,讓他在下半季力圖振作,或許因為年齡關係,他這個下半季沒辦法像以往那樣反彈得如此耀眼。但是在紅雀打線一片低迷的濃霧中,縱使他的反彈不夠耀眼,卻也足夠使紅雀的打線有了一絲的希望。
資料來源:Baseball Reference、fansgraph、聖路易地方報紙St.Louis Post Dispatch以及紅雀粉絲團Cards Conclave